2016里約奧運會贊助商商標越來越瘋狂

發布時間: ? 
2016里約奧運會贊助商商標越來越瘋狂

2016里約奧運會體育品牌商標本次比以往奧運會更引人注目,贊助商植入這么大膽,為何里約這次的尺度放得這么大?

贊助植入明顯,說明廣告費要得高。廣告費要得高,說明本次里約想要借奧運會平本甚至賺錢。不過,靠奧運會賺錢這事兒靠譜嗎?

就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撇開各種直接間接經濟效益不談,奧運會本身就賺了2億美元。

這一切都歸功于“奧運商業之父”——彼得•尤伯羅斯。

當時洛杉磯辦奧運會境況很困難,為了賺錢,彼得想到一個好辦法,讓盡可能多的國家參加奧運會,這樣,各國觀眾,就有了想要收看奧運會比賽的需求。

在這樣一種驅動下,洛杉磯史無前例地爭取到了140多個國家參加奧運會。

于是,就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商業玩法:

1.賣火炬傳遞權。雖然這事兒聽起來有點兒不可思議,不過想要露臉的人還不少。于是這事兒就成了。

接下來,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可以看見的套路,比如贊助商贊助場地,志愿者做服務。為奧運會開源節流,于是奧運會賺錢了。奧組委自此成了各國座上賓。

2.設置獨家贊助商,之前幾屆奧運會贊助商雖然也有幾百個,但是總金額不到一千萬元。

彼得關注到這個問題,意識到,可能是品牌“露出”不夠。而且,那么多的品牌積累在一起,很容易讓真正有錢的贊助商介意:我給了那么多錢,卻不能成為最顯眼的?那我為什么不能多給點錢,成為最顯眼的?小盾知識產權網(www.ezeql.com)

彼得聰明地將贊助商限制到30家,每家400萬元起。比如說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假如讓他們兩家中一家上奧運會,那么,這兩家的競價就是水漲船高的了。

就這樣PK誰愿意占最大的臉,富士PK掉了柯達,通用PK掉了日產。最后,43家奧運指定產品企業,和9家指定贊助商,一共貢獻了3.85億美元。史無前例again!

3.拍賣奧運會轉播權。并且有意競標的公司,需要給75萬美元的保證金。勢頭可喜啊,北美轉播權被美國廣播公司買斷,3.09億元;歐洲和亞洲也賣出了4000萬元。

小盾知識產權盤點2016里約奧運會贊助商商標品牌:

全球合作伙伴(Worldwide Olympic Partners),共11家:

Cocacola

Atos

Bidgestone

Dow

GE

McDonald's

Omega

Panasonic

P&G

Samsung

Visa

正式贊助商(Official Sponsors of Rio 2016 Olympic Games),共6家:

Bradesco

Bradesco Seguros

Correios

Embratel

Claro

Nissan

正式支持商(Official Supporters of Rio 2016 Olympic Games),共8家,包括中國的361:

Alliansce Shopping Centers

Cisco

Estacio

EY

Globo

Sadia

Batavo

361

 

知識產權問題集錦 www.ezeq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