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盾知識產權專家回復
一、專利權的排他性
專利權是一種排它權利,產品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權,如沒有經過專利權人許可,制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都是侵權行為。
二、專利設計包括哪些外觀設計
外觀設計包括形狀外觀設計、圖案外觀設計、形圖結合外觀設計、形色結合外觀設計、圖色結合外觀設計和形圖色結合外觀設計。
三、構成外觀專利的三種要素
構成外觀設計的要素有三種,即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形狀、圖案和色彩
四、普通消費者角度對專利侵權的判定
在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時以普通消費者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準,對于類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則不構成侵權,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則構成侵權。
普通消費者,是指購買、使用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人。通常情況下,普通消費者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的涵義是一致的。但是,對于非通常消費品,如建筑材料、機器零部件、電動工具等,普通消費者不是其購買者,不具有對這類用品的一般知識和認知能力,故能夠對其進行相同或相近似比對的主體應當為這類用品的特定消費群體,即銷售、購買、安裝和使用此類產品的人員。
五、判斷外觀設計相同或相近似,一般采用的幾種方法
1、肉眼觀察。
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應該根據普通消費者用肉眼進行觀察時是否會產生混淆來判斷,對視覺觀察不到的部分,不能借助儀器或化學手段進行分析比較。觀察時應以產品易見部位的異同作為判斷的依據。
2、隔離觀察,直接對比。
在具體判斷時,首先應當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分別擺放,觀察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均要有一定的間隔 .這種隔離觀察的方法可以讓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產生直觀的感覺即第一印象。其次,再將兩種產品擺放在一起,由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直接對比分析,以描述二者的異同,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得出二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結論。
3、整體觀察,綜合判斷。
判斷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獲得專利的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近似,不能僅從外觀設計的局部出發,或者把外觀設計的各部分割裂開來,而應當從其整體出發,對其所有要素進行整體觀察,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主要構成和創新點進行綜合判斷。
4、設計要部的比較
將要部作為比較的重點,看被控侵權產品是否抄襲、模仿了權利人的獨創部分。要部相同或相近似是構成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觀設計的必要條件,要部不相同和不相近似的外觀設計是不相同和不相近似的外觀設計,不構成侵權。
5、要素的比較
相同的外觀設計不難認定,只要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比較,如果兩者的形狀、圖案、色彩及其組合等全部要素相同,則為相同的外觀設計。比較困難的是相近似的外觀設計的認定。
外觀設計相近似是指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及其組合基本相同,其中一些微小的差別完全不足以引起普通消費者的注意,使普通消費者對兩種產品產生混淆,誤認為此即是彼。在判斷相近似的外觀設計時,普遍采用的是設計要部比較法。
6、形狀、圖案、色彩的依次比對
在進行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比對時,一般應按照形狀、圖案、色彩的順序依次進行。在判斷形圖色結合的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似時,應當先判斷形狀是否相同或相似,如果形狀不相同或不相似,則可以認定外觀設計不相同或不相近似,無須再進行圖案和色彩的比對;如果形狀相同或相似但該形狀屬于公知在先設計,應進一步判斷圖案是否相同或相似,圖案不相同或不相似,則可以認定外觀設計不相同或不相近似,無須再進行色彩的比對;如果圖案相同或相似但該圖案屬于公知在先設計,再對色彩是否相同、相近似進行判斷,色彩不相同也不相近似的不構成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觀設計,色彩相同或相近似的則構成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觀設計 .在三要素中,形狀是最主要的,在侵權判定時應以對比形狀為主。如果產品的外觀形狀是專利權人首創,而被控侵權產品使用了該形狀并添加了圖案,則無論被控侵權產品添加了何種圖案,均應認定為侵權。
六、被控侵權產品構成侵權須滿足兩個條件
1、被控侵權產品包含外觀設計專利的獨創性部分(即創新點)
2、被控侵權產品從整體上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
- 問: 請問,有外觀專利的產品 、相似度 、達到多少、 算侵權?
- 問: 專利年費多久不交就失效了?
- 問: 如果一個產品在沒有申請外觀專利之前已經廣泛使用是否構成侵權
- 問: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公開技術嗎?
- 問: 股東個人如何無償轉讓專利給公司?
- 問: 專利失效后可以重新再申請嗎?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同時申請,實用新型不繳費發明授權受影響嗎?
- 問: 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可以申請專利嗎?
- 問: pct專利是什么意思?pct專利它一但申請了有怎好處,有條件嗎?
- 問: 如何同時申請國內 國外專利如何申請
- 問: 在本人的指導下完成的開發,專利屬于公司還是個人?
- 問: 我發明了一個東西,怎么申請專利,專利申請流程?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續期嗎
- 問: APP專利申請可以嗎?
- 問: 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年費滯納金的產生及如何繳納?
- 問: 個人專利費用減緩證明有模板嗎
- 問: 一款產品在國內生產過,我們可以申請產品專利嗎
- 問: 外觀專利申請,同一個構圖,不同顏色,是否不同顏色的都需要進行專利申請,不申請有無弊端,申請了有哪些好
- 問: 專利變更如何辦理?
- 問: 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需要在申請專利時就提出嗎?
- 問: 專利許可中的專利強制許可說的是什么?代表著什么意思?
- 問: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需要多長時間能申請下來呢?
- 問: 專利申請沒有通過怎么辦?
- 問: 什么是發明專利?
- 問: 發明專利申請多久可以下證書?
- 問: 專利信息在哪里查詢
- 問: 個人名義申請專利和公司名義申請專利有什么區別呢?
- 問: 什么是實用新型專利,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如何申請產品外觀設計專利?必須要制作出實物嗎?
- 問: 專利獲取價值有哪些途徑?
- 問: 多個技術方案可以在一個專利申請中提出嗎?
- 問: 康復輔助器具的哪些人性化設計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國際專利申請(PCT)的優勢和流程是什么?
- 問: 廣州企業申請高新企業認證需要專利?需要什么類型專利和時間需要多久?
- 問: 發明專利申請多久可以下證書?
- 問: 專利申請的公開時間對高新企業申報有何影響?
- 問: 在本人的指導下完成的開發,專利屬于公司還是個人?
- 問: 增強現實在教育領域的哪些應用可以申請專利?
- 問: 知識產權有哪些種類?
- 問: 沼氣回收后轉化成熱能是否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如何判斷一項技術應該申請哪種類型的專利?
- 問: 如何加強國際知識產權保護?
- 問: 專利申請被駁回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問: 同時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有什么好處?
- 問: 基因測序技術的哪些改進可以申請專利?
- 問: 納米材料在環保領域的哪些用途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印刷機械的色彩管理技術哪些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專利什么情況下會產生滯納金
- 問: 大數據分析的哪些新方法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專利實施的強制許可制度在什么情況下適用?
- 問: 區塊鏈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哪些優勢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化學領域的技術申請專利有哪些特殊要求?
- 問: 專利號如何看懂,是如何生成的?
- 問: 專利申請過程中可以修改申請文件嗎?
- 問: 找代理機構申請專利有哪些好處?
- 問: 專利轉讓的方式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 問: 發明專利所針對的業務范圍具體指的是哪些?
- 問: 醫療軟件智能診斷功能如何申請專利?
- 問: 在研發過程中,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
- 問: 外觀設計專利的圖片繪制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