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盾知識產權專家回復
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在無書面協議時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屬于哪一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八條及相關法律規定,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在無書面協議時,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屬于共同完成該發明創造的單位或個人共有。以下從法律依據、核心要點、實務操作及風險防范等方面展開分析:
一、法律依據與核心原則
《專利法》第八條的明確規定根據《專利法》第八條,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單位或個人。這一原則體現了 “誰創造、誰享有” 的基本邏輯,即申請權歸屬于對發明創造作出實質性貢獻的主體。
共有權的法律屬性若無協議,合作開發各方對專利申請權形成共同共有關系,而非按份共有。這意味著任何一方單獨行使權利(如轉讓、獨占許可)需取得全體共有人同意。例如,若 A 公司與 B 大學合作研發某技術,未簽訂協議,則雙方均無權單獨申請專利,需共同作為申請人。
二、實務中的關鍵判斷要點
合作開發的認定標準需滿足以下條件:
共同參與研發:各方均投入技術、人力或資源,而非僅提供資金或輔助支持。例如,企業提供設備、高校提供技術方案,雙方共同進行實驗測試,屬于合作開發。
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各方需共同承擔研發失敗風險,并按約定分享成果(若無約定則默認共有)。
與委托開發的區別
委托開發:若一方僅提供資金或物質條件,另一方獨立完成研發,則屬于委托開發。此時,申請權默認歸研發方,除非合同另有約定。例如,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開發軟件,未約定權屬,則申請權歸乙公司。
合作創新采購的特殊情形:政府采購中的 “合作創新采購” 雖名稱含 “合作”,但若采購人僅支付費用而不參與研發,仍視為委托開發,申請權默認歸供應商。
職務發明的沖突處理若合作方的研發人員屬于執行本單位任務或主要利用本單位資源完成發明,則申請權可能屬于單位。此時,需結合《專利法》第六條關于職務發明的規定,優先適用單位與員工的內部約定。例如,某員工在合作項目中利用本單位核心技術,則其所屬單位可能主張申請權。
三、共有申請權的行使規則
無約定時的權利分配
單獨實施或普通許可:共有人可單獨實施專利或授予他人普通許可,所得收益按約定分配;無約定則均分。例如,A 與 B 共有某專利,A 可自行生產銷售該專利產品,無需 B 同意,但需將收益的 50% 分配給 B。
重大權利行使需全體同意:轉讓、獨占許可、放棄申請權等行為需全體共有人一致同意。例如,若 A 欲將專利申請權轉讓給 C,必須取得 B 的書面同意。
糾紛解決機制若共有人無法就權利行使達成一致,可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協商:優先通過合同補充約定權利分配方式。
訴訟: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權利歸屬或分割收益。例如,某案例中,合作雙方因申請權歸屬爭議訴至法院,法院依據《專利法》第八條判決雙方共有申請權。
四、風險防范與操作建議
簽訂書面協議明確權屬為避免糾紛,建議在合作前簽訂《合作開發協議》,至少約定以下內容:
申請權歸屬:明確由一方或多方共有,或按比例分配。
權利行使規則:例如,約定普通許可收益分配比例、獨占許可的決策程序。
違約責任:如一方擅自轉讓申請權的賠償方式。
參考條款:“雙方同意,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歸甲方享有,乙方可免費實施該專利。”
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制
定期溝通:明確研發過程中階段性成果的歸屬,避免后續爭議。
記錄研發過程:保存實驗記錄、會議紀要等,以證明各方貢獻。例如,某企業與高校合作時,通過每日研發日志明確雙方分工,在糾紛中作為關鍵證據。
特殊情形的應對策略
涉及職務發明:要求合作方員工簽署《職務發明確認書》,明確其在項目中的貢獻是否屬于職務行為。
多方合作:若涉及多個主體(如 A 公司、B 高校、C 研究所),建議簽訂《多方合作協議》,細化各方權利義務。
五、典型案例與法律后果
案例一:技術研發權屬糾紛案A 公司與 B 教授合作開發某環保技術,未簽訂協議。A 公司主張其提供資金和設備,應單獨享有申請權;B 教授主張其提供核心技術方案,應共有申請權。法院依據《專利法》第八條,認定雙方共有申請權,并判決 A 公司賠償 B 教授因擅自申請專利造成的損失。
案例二:委托開發與合作開發的區分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開發某軟件,支付全部研發費用,未約定權屬。乙公司完成開發后,甲公司主張申請權歸自己。法院認定該合同屬于委托開發,申請權默認歸乙公司,駁回甲公司訴求。
在無書面協議的情況下,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由共同完成方共有。這一規則旨在保護實際創造者的權益,但也可能因共有權行使的復雜性引發糾紛。因此,簽訂書面協議明確權屬及權利行使規則是最優選擇。若無法達成協議,需嚴格依據法律規定處理,必要時通過訴訟解決爭議。通過規范的法律操作和風險管理,可有效平衡合作各方利益,促進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
- 問: 請問,有外觀專利的產品 、相似度 、達到多少、 算侵權?
- 問: 專利年費多久不交就失效了?
- 問: 如果一個產品在沒有申請外觀專利之前已經廣泛使用是否構成侵權
- 問: 股東個人如何無償轉讓專利給公司?
- 問: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公開技術嗎?
- 問: 專利失效后可以重新再申請嗎?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同時申請,實用新型不繳費發明授權受影響嗎?
- 問: pct專利是什么意思?pct專利它一但申請了有怎好處,有條件嗎?
- 問: 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可以申請專利嗎?
- 問: 如何同時申請國內 國外專利如何申請
- 問: 在本人的指導下完成的開發,專利屬于公司還是個人?
- 問: APP專利申請可以嗎?
- 問: 我發明了一個東西,怎么申請專利,專利申請流程?
- 問: 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年費滯納金的產生及如何繳納?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續期嗎
- 問: 個人專利費用減緩證明有模板嗎
- 問: 一款產品在國內生產過,我們可以申請產品專利嗎
- 問: 專利信息在哪里查詢
- 問: 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需要在申請專利時就提出嗎?
- 問: 外觀專利申請,同一個構圖,不同顏色,是否不同顏色的都需要進行專利申請,不申請有無弊端,申請了有哪些好
- 問: 專利變更如何辦理?
- 問: 發明專利申請多久可以下證書?
- 問: 專利許可中的專利強制許可說的是什么?代表著什么意思?
- 問: 什么是發明專利?
- 問: 專利申請沒有通過怎么辦?
- 問: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需要多長時間能申請下來呢?
- 問: 什么是實用新型專利,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個人名義申請專利和公司名義申請專利有什么區別呢?
- 問: 專利申請中如何確定申請發明專利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專利獲取價值有哪些途徑?
- 問: 技術方案的改進可以單獨申請專利嗎?
- 問: 廣州專利資助怎么辦理?
- 問: 專利申請因 “缺乏新穎性” 被駁回時,申請人可通過哪些證據反駁?
- 問: 如何在中小學教育中普及知識產權知識?
- 問: 專利失效后可以重新再申請嗎?
- 問: 電子溫度計的哪些快速準確測量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可以對專利進行改進后再申請新的專利嗎?
- 問: 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周期一般為多長?如何加快審查進程?
- 問: 提前公開專利申請的利弊
- 問: 專利申請的技術內容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 問: 廣州市專利申請資助政策
- 問: 醫療軟件智能診斷功能如何申請專利?
- 問: 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 問: 專利答復審查意見的期限是多久?
- 問: 一款產品在國內生產過,我們可以申請產品專利嗎
- 問: 專利年費如何繳納?
- 問: 數字孿生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哪些應用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垃圾填埋場的哪些生態修復措施可以申請專利?
- 問: 運動襪專利怎么申請
- 問: 食品配方專利申請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問: 專利授權的標準是什么?
- 問: 廣州高新技術企業所需什么條件?
- 問: 全球專利保護地域范圍怎么規定的?
- 問: 專利答復審查意見時可以補充新的技術內容嗎?
- 問: 申請專利前如何確定技術的新穎性?
- 問: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哪些便捷操作可以申請專利?
- 問: 一個技術我可以同時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嗎?
- 問: 單位如何申請產品專利?
- 問: 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的哪些高效燃燒方法可以申請專利?
- 問: 機器學習算法的哪些優化方向可以申請專利?
訂單查詢實時監控


專業
全程可跟蹤
權威
高效
一對一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