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作品侵權的 “接觸 + 實質性相似” 原則如何具體適用?需提供哪些證據?
我也要問問
提問者:游客| 咨詢分類:版權問問
問題描述:
認定作品侵權的 “接觸 + 實質性相似” 原則如何具體適用?需提供哪些證據?
小盾知識產權專家回復
認定作品侵權的 “接觸 + 實質性相似” 原則如何具體適用?需提供哪些證據?
“接觸 + 實質性相似” 是我國著作權侵權認定的核心原則,其適用需遵循 “先權屬審查、再雙要件判定、最后抗辯排除” 的邏輯鏈條,同時需針對性提供兩類核心證據。以下結合司法實踐詳細說明具體適用規則及舉證要求:
一、“接觸 + 實質性相似” 原則的具體適用規則
適用該原則前,需先完成兩項前置審查,再依次判定 “接觸” 和 “實質性相似” 兩個核心要件,最終排除合法抗辯。
(一)前置審查:確認權利基礎與保護范圍
審查原告主體資格(有權起訴)
原始權利人:需證明是作品創作者,可通過署名、底稿、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平臺實名認證信息等佐證(如互聯網作品的后臺發布記錄與原告身份一致)。
繼受權利人:需提供著作權轉讓合同、許可合同、遺囑等,證明權屬流轉連貫,且在侵權發生時已合法取得權利(專有許可被許可人可直接起訴,非專有許可需著作權人書面授權)。
審查權利作品的可保護性
作品需滿足 “文學 / 藝術 / 科學領域 + 智力成果 + 可客觀感知 + 具有獨創性” 四要件(如照片需體現拍攝者對視角、光線的選擇,而非單純復制實物)。
先行剔除不受保護的內容:思想、操作方法、技術方案、公有領域元素(如游戲通用布局)、有限表達(如固定格式的表格)等,僅對剩余獨創性表達進行后續比對。
(二)核心要件一:“接觸” 的認定規則
“接觸” 指被告在創作被訴侵權作品時,實際接觸過或存在接觸原告權利作品的合理可能性,不要求證明 “實際看到并復制”,舉證責任隨作品是否發表有所區分:
已發表作品(多數情形)
推定接觸:若原告作品發表時間早于被告作品,結合發表平臺(如主流網站、出版社)、作品知名度(如暢銷書、熱門影視)、宣傳推廣記錄等,可直接推定被告存在接觸可能。
舉證倒置:原告無需證明 “被告實際接觸”,轉而由被告舉證 “無接觸可能”(如創作時未使用網絡、未接觸過原告作品的傳播渠道)或 “作品系獨立創作”。
未發表作品(特殊情形)
需原告證明 “實際接觸”:如被告曾是原告雇員、合作方,接觸過底稿 / 未公開文檔;或通過盜竊、利誘等不正當手段獲取作品(需提供涉密協議、接觸記錄、證人證言等)。
接觸主體與行為邊界
接觸主體包括:原告雇員、合同相對方(如被許可人)、不正當獲取者,以及從上述主體間接獲取的 “第三人”(需證明間接接觸的具體方式和程度)。
接觸行為需具備 “可能性”:如原告作品在被告創作地廣泛傳播、被告曾公開引用原告作品、原被告存在業務往來等。
(三)核心要件二:“實質性相似” 的認定規則
“實質性相似” 指被訴侵權作品與原告作品的 獨創性表達部分相同或高度近似,足以使一般理性公眾產生 “混淆或誤認為同源”,司法實踐中采用兩類核心比對方法:
整體比對法(適用于美術、攝影、圖形作品等)
不拆解作品元素,以普通觀察者視角整體判斷核心特征、視覺效果是否近似(如 AI 生成的 “奧特曼” 形象與原 IP 關鍵特征高度一致,直接認定相似)。
例:兩幅攝影作品的構圖、光線、主體姿態完全一致,即使背景細節略有差異,仍構成實質性相似。
抽象過濾比較法(適用于文字、視聽、軟件作品等)
三步法:① 抽象:將作品中的思想(如 “偷龍轉鳳” 母題)與具體表達(如 “福晉棄女留印記” 情節)分離;② 過濾:剔除公有領域元素、有限表達;③ 比較:對比剩余的獨創性表達(如情節設計、人物關系、代碼邏輯)。
特殊情形:碎片化侵權(如《錦繡未央》分散抄襲多部作品的語句和情節)、跨類型侵權(如小說內容被改編為百科全書摘抄),需結合 “獨創性表達的累積相似” 認定,而非單一元素比對。
(四)最終排除:審查被告的合法抗辯
若被告舉證成立以下抗辯,即使滿足 “接觸 + 實質性相似”,也不構成侵權:
合理使用(如為個人學習引用、適當引用他人作品且指明來源);
獨立創作(需提供被告的創作底稿、時間線記錄,證明與原告作品無關聯);
權利窮竭(如合法購買的復制品后續轉售);
時效抗辯(侵權行為超過訴訟時效)等。
二、需提供的核心證據清單
舉證核心圍繞 “證明權屬、證明接觸、證明實質性相似” 展開,證據需具備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具體分類如下:
(一)證明權利基礎的證據(前置必備)
作品原創性證據:底稿、草稿、創作過程記錄(如修改痕跡)、原件;
權屬證明文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版權認證報告、發表憑證(如出版社合同、平臺發布截圖);
繼受權利證據:轉讓合同、許可協議、遺囑、繼承證明等(需體現權利流轉完整);
作品保護期證據:證明作品仍在保護期內(如文字作品作者終生及死后 50 年)。
(二)證明 “接觸” 的證據
作品發表 / 傳播證據:原告作品的發表時間記錄(如平臺發布時間戳、出版日期)、傳播范圍證明(如閱讀量、發行量、宣傳活動記錄);
被告接觸可能性證據:
被告曾參與原告作品相關活動(如合作創作、編輯、審稿記錄);
被告與原告存在特定關系(如勞動合同、涉密協議、原雇員身份證明);
被告公開引用 / 接觸痕跡(如社交媒體點贊、評論原告作品,下載記錄、訪問日志);
作品傳播渠道與被告活動范圍重合(如原告作品在被告常用的創作平臺獨家發布)。
(三)證明 “實質性相似” 的證據
雙方作品載體:原告作品原件 / 完整版本、被告侵權作品載體(如書籍、網頁截圖、軟件安裝包、視頻文件),需保全固定(如公證取證、時間戳認證);
直接比對證據:
文字作品:相同 / 近似語句對照表、查重報告(需注明比對范圍,排除公有領域內容);
視聽作品:情節對比表、人物關系圖、相似片段剪輯(如電影鏡頭構圖、臺詞重合);
軟件作品:源代碼比對報告、目標程序運行效果對比視頻(建議由司法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
司法鑒定意見(關鍵證據):針對復雜作品(如軟件、美術設計),委托知識產權司法鑒定機構出具《實質性相似鑒定報告》,證明力高于普通書證(如自行制作的比對表);
輔助證據:普通公眾或專業人士的證言、市場反饋(如消費者混淆投訴記錄),佐證相似性足以引發誤認。
(四)補充證據(用于索賠或反駁抗辯)
侵權損失證據:原告的銷售額下滑數據、被告的違法所得(如侵權作品銷量、廣告收入)、合理開支(律師費、鑒定費、取證費);
反駁抗辯的證據:如證明被告的 “合理使用” 超出范圍(如商業用途引用他人作品未指明來源)、“獨立創作” 時間線造假(如被告創作底稿的修改時間晚于原告作品發表時間)。
三、典型適用場景示例
文字作品侵權(如小說抄襲):先過濾 “愛情故事” 等思想,比對具體情節(如 “女主失憶后重逢男主” 的細節設計)、人物關系、獨特臺詞,結合原告作品的出版時間早于被告,推定接觸,認定實質性相似;
AI 生成內容侵權:輸入端需判斷是否構成 “合理使用”(如爬取作品訓練未侵害復制權),輸出端通過整體比對(美術作品)或抽象過濾法(文字作品),認定生成內容與原告作品的獨創性表達是否實質性相似(如 AI 生成的奧特曼形象復制原 IP 關鍵特征);
軟件侵權:原告提供源代碼、開發文檔,證明被告曾是公司技術人員(接觸證據),再通過司法鑒定比對雙方軟件的核心代碼、功能模塊,認定實質性相似。
綜上,該原則的適用核心是 “聚焦獨創性表達、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證據需形成 “權屬合法 → 被告有接觸可能 → 表達實質相似” 的完整鏈條,才能有效認定侵權。
- 問: 您好,我想問下,軟件著作權申請如果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材料準備上有什么要求么?
- 問: 軟件著作權硬件環境該如何填寫?
- 問: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申請會不會查重的,可以和別人的軟件名稱一樣嗎?
- 問: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申請需要公布代碼嗎?
- 問: 卡通形象著作權申請是版權嗎?需要提供什么?
- 問: 軟件著作權申報軟件分類號怎么選擇呢?
- 問: 怎么在網上查詢某公司是否有軟件著作權登記
- 問: 申請軟件著作權需要提供全部源代碼嗎?
- 問: 表情包怎么申請版權?
- 問: 申請軟件著作權 軟件名字和別人一樣可以嗎
- 問: 美術版權作品保護顏色嗎
- 問: 一般來說小說的版權費是多少?
- 問: 視頻公開課有著作權嗎,權屬歸屬呢?
- 問: 烏蘇里船歌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 問: 同一個作品的版權可以重復注冊嗎?
- 問: 淘寶著作權美術作品審核不通過,原因作品內容煩請提供蓋有版權局章的作品,請提供作品獨立完成的證明材料
- 問: 計算機軟著可以多個申請人共同申請嗎?
- 問: 軟件著作權登記需要交年費嗎?
- 問: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申請文件如何打印和裝訂的啊?
- 問: 美術作品版權登記流程及時間要多久?
- 問: 美術作品著作權登記如何查詢?
- 問: 作品著作權的創作說明書怎么寫?
- 問: 軟件著作權用別人的代碼可以嗎?
- 問: 外國人或外國公司可以在中國申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保護嗎?
- 問: 請問軟件著作權命名有什么規定?
- 問: 服裝設計圖案著作權怎么登記
- 問: 申請軟件著作權,別人是否能查看我的源碼?
- 問: 贈予書畫的著作權歸誰?
- 問: 歷年真題有著作權嗎?
- 問: 網頁的設計頁面能申請版權嗎?
- 問: 軟件著作權代理費用?
- 問: 國外創作的花邊圖形在國內申請著作權有何要求?
- 問: 在團隊合作項目中完成的作品,比如一個廣告策劃方案,著作權歸團隊整體還是團隊成員分別享有部分權利?
- 問: 1個人可以申請多個軟件著作權嗎?
- 問: 建筑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有哪些特殊之處?
- 問: 美術作品著作權侵權
- 問: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前后對比?
- 問: 著作權轉讓后登記信息要變更嗎?
- 問: 申請著作權時,圖形的大小有限制嗎?
- 問: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申請文件如何打印和裝訂的啊?
- 問: 美術作品著作權含義是什么?
- 問: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申請的費用和時間是大概是多久?
- 問: 自然人與法人 / 非法人組織的軟件著作權保護期限分別如何計算?
- 問: 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是否具有著作權?如果有,著作權應歸屬于誰?是開發者、使用者還是其他相關方?
- 問: 淘寶著作權美術作品審核不通過,原因作品內容煩請提供蓋有版權局章的作品,請提供作品獨立完成的證明材料
- 問: 歌曲的詞曲分別登記還是一起登記?
- 問: 視頻公開課有著作權嗎,權屬歸屬呢?
- 問: 肖像權與著作權的區分?
- 問: 軟件登記證書遺失或損壞后,如何申請補發?
- 問: 軟件著作權證書誰頒發
- 問: 圖形的尺寸大小對著作權申請有無關聯?
- 問: 軟件著作權申請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 問: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
- 問: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轉讓協議該如何做
- 問: 專業軟件著作權如何申請?
- 問: 教師個人制作課件著作權的歸屬?
- 問: 已登記的作品內容發生修改(如修訂版、續集),是否需要重新申請登記?
- 問: 源程序頁碼出現亂碼或編排不連續,會被要求補正嗎?如何規范處理?
- 問: 申請軟件著作權,別人是否能查看我的源碼?
- 問: 著作權保護該如何進行。
訂單查詢實時監控


專業
全程可跟蹤
權威
高效
一對一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