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歸屬如何確定?單位能否壓制個人的非職務專利申請?
我也要問問
提問者:游客| 咨詢分類:專利服務
問題描述:
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歸屬如何確定?單位能否壓制個人的非職務專利申請?
小盾知識產權專家回復
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歸屬如何確定?單位能否壓制個人的非職務專利申請?
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歸屬及單位壓制問題解析
一、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歸屬確定規則
根據我國《專利法》(2020 年修正)第六條規定,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歸屬核心原則為 “發明人 / 設計人專屬所有”,同時兼顧合同約定的例外情形,具體可分為以下三類情況:
(一)純粹非職務發明創造:發明人 / 設計人完全專屬
若一項發明創造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核心條件,即為純粹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權歸屬毫無爭議:
未執行本單位任務:發明創造并非在本職工作中完成,也不是履行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且不屬于退職、退休或調動工作后 1 年內做出的與原單位本職工作 / 分配任務相關的發明創造。例如:程序員在業余時間自主研發的與工作無關的智能家居控制程序,教師利用假期獨立設計的新型文具結構。
未主要利用本單位物質技術條件:研發過程中未依賴單位提供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核心資源。即使少量使用單位常規辦公資源(如公共電腦、普通文具),只要未影響發明創造的核心技術實現,仍屬非職務發明。
此類情形下,申請專利的權利完全屬于發明人或設計人,申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后,該發明人 / 設計人為唯一專利權人,享有專利的獨占實施權、許可權、轉讓權等全部合法權益。
(二)特殊情形:利用單位物質技術條件但有約定
若發明創造過程中 “主要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如使用單位專屬實驗室、核心技術數據、專項研發資金等),但發明人 / 設計人與單位事先訂立書面合同,明確約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歸屬發明人 / 設計人,則按照 “約定優先” 原則,專利權歸屬于發明人 / 設計人。
反之,若未訂立此類約定,則該發明創造可能被認定為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單位所有。這一規則既尊重單位對物質技術資源的投入,也保障了當事人的合同自由權。
(三)共同非職務發明創造:全體共有人共有
若一項非職務發明創造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發明人 / 設計人共同完成(即共同發明 / 共同設計),且各共有人均未利用各自單位的職務資源,則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全體共有人共同所有。
共同共有人行使專利權時,需遵循 “協商一致” 原則;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不得單獨實施、轉讓專利或授予他人獨占許可,但普通實施許可除外(需將收益合理分配給其他共有人)。
二、單位能否壓制個人的非職務專利申請?
(一)法律明確禁止:單位無任何壓制權
《專利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這一規定屬于強制性法律規范,任何單位(包括發明人 / 設計人的所在單位)均無權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干涉或阻礙個人就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具體禁止行為包括:
強行要求發明人將非職務發明作為職務發明,僅允許以單位名義申請專利;
以解除勞動合同、降薪、處分等相威脅,禁止個人提出專利申請;
拒絕提供個人研發相關的證明材料,或惡意拖延、阻撓專利申請流程;
強行要求發明人將非職務專利無償轉讓給單位,或強制要求獨占實施許可而不支付合理報酬。
(二)單位壓制的法律責任與維權途徑
若單位違反法律規定,實施上述壓制行為,屬于 “侵奪發明人 / 設計人合法權益” 的違法行為,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發明人 / 設計人可通過以下途徑維權:
協商溝通:首先與單位明確交涉,出示非職務發明的相關證據(如研發時間記錄、個人資源使用憑證、與本職工作無關的證明等),告知其行為違反《專利法》規定,要求立即停止壓制行為;
行政投訴:協商無果的,可向當地專利行政部門(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或單位上級主管機關反映情況,相關部門有權責令單位改正,并對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如警告、記過、降級等);
司法訴訟: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單位停止侵權行為、賠償因壓制申請造成的經濟損失(如研發投入、預期收益損失等),并確認發明人 / 設計人的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歸屬。
維權關鍵在于舉證:發明人 / 設計人需提供充分證據證明發明創造的 “非職務屬性”,例如研發構思形成于業余時間的記錄、使用個人資金 / 設備 / 材料的憑證、發明內容與本職工作無關的說明、單位未參與任何研發活動的證明等。
三、核心總結
專利權歸屬: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以 “發明人 / 設計人專屬所有” 為原則,以 “合同約定” 為補充;共同非職務發明則歸全體共有人共有,單位無默認歸屬權。
壓制行為禁止:單位壓制非職務專利申請的行為具有明確違法性,法律嚴格保護個人的專利申請權和相關合法權益。
實操建議:個人完成非職務發明后,應及時固定研發過程證據(如設計圖紙、實驗記錄、時間節點證明等);若需使用單位部分資源,務必事先與單位簽訂書面歸屬協議;遭遇壓制時,果斷通過協商、行政投訴或訴訟途徑維權,必要時可咨詢專利專業律師提供法律支持。
- 問: 請問,有外觀專利的產品 、相似度 、達到多少、 算侵權?
- 問: 專利年費多久不交就失效了?
- 問: 如果一個產品在沒有申請外觀專利之前已經廣泛使用是否構成侵權
- 問: 股東個人如何無償轉讓專利給公司?
- 問: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公開技術嗎?
- 問: 專利失效后可以重新再申請嗎?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同時申請,實用新型不繳費發明授權受影響嗎?
- 問: pct專利是什么意思?pct專利它一但申請了有怎好處,有條件嗎?
- 問: 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可以申請專利嗎?
- 問: 如何同時申請國內 國外專利如何申請
- 問: 在本人的指導下完成的開發,專利屬于公司還是個人?
- 問: APP專利申請可以嗎?
- 問: 我發明了一個東西,怎么申請專利,專利申請流程?
- 問: 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年費滯納金的產生及如何繳納?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續期嗎
- 問: 個人專利費用減緩證明有模板嗎
- 問: 一款產品在國內生產過,我們可以申請產品專利嗎
- 問: 專利信息在哪里查詢
- 問: 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需要在申請專利時就提出嗎?
- 問: 外觀專利申請,同一個構圖,不同顏色,是否不同顏色的都需要進行專利申請,不申請有無弊端,申請了有哪些好
- 問: 專利變更如何辦理?
- 問: 發明專利申請多久可以下證書?
- 問: 專利許可中的專利強制許可說的是什么?代表著什么意思?
- 問: 什么是發明專利?
- 問: 專利申請沒有通過怎么辦?
- 問: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需要多長時間能申請下來呢?
- 問: 什么是實用新型專利,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個人名義申請專利和公司名義申請專利有什么區別呢?
- 問: 專利申請中如何確定申請發明專利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專利獲取價值有哪些途徑?
- 問: 專利審批流程有哪些?
- 問: 節能建筑材料的哪些特性可以申請專利?
- 問: 準備申請專利時,怎樣整理技術資料最有效?
- 問: 口腔清潔產品的哪些新型清潔方式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的專利圍堵策略?
- 問: 國際專利申請(PCT)的優勢和流程是什么?
- 問: 基因測序技術的哪些改進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需要多長時間能申請下來呢?
- 問: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哪些便捷操作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專利申請費用可以減免嗎?
- 問: 專利申請因 “缺乏新穎性” 被駁回時,申請人可通過哪些證據反駁?
- 問: 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可以申請專利嗎?
- 問: 專利申請中如何確定申請發明專利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專利轉讓的方式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 問: 申請專利對發明的創新性要求有多高?
- 問: 個人如何申請專利?
- 問: 發明專利公布后至授權前,申請人享有何種臨時保護權利?
- 問: 醫用消毒技術的哪些高效方法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專利的種類有多少,怎樣的產品和技術才可以申請專利
- 問: 提前公開專利申請的利弊
- 問: 運動襪專利怎么申請
- 問: 專利申請過程中發現有在先申請怎么辦?
- 問: 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如何申請專利?
- 問: 公司合并或分立后,原有的專利權如何轉移?需辦理哪些手續?
- 問: 如何主張專利申請的優先權?
- 問: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為何不進行實質審查?由此可能帶來什么風險?
- 問: 電子溫度計的哪些快速準確測量可以申請專利?
- 問: 專利侵權的具體行為類型有哪些?“許諾銷售” 如何界定?
- 問: 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必須是完整的嗎?
- 問: 如何同時申請國內 國外專利如何申請
訂單查詢實時監控


專業
全程可跟蹤
權威
高效
一對一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