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盾知識產權專家回復
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享有哪些不可轉讓的權利?
根據《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及相關立法精神,職務發明創造的核心權利(專利申請權、專利權)歸單位所有,但發明人享有與人身緊密關聯、不可轉讓、不可繼承的法定權利,核心包括以下三類,且其不可轉讓性源于權利的人身專屬性:
一、核心不可轉讓權利:署名權(人身權核心)
署名權是發明人最基礎的人身權利,指發明人有權在專利申請文件、專利證書等相關法律文件中表明自己是發明創造者的身份,同時也享有不署名、署筆名或假名的自由。
不可轉讓的核心依據:
署名權與發明人的人身直接關聯,是對其智力勞動成果的人格認可,具有不可分離的專屬性,無法通過合同、贈與等方式轉讓給他人(包括所在單位);
即使發明人離職、退休或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署名權仍歸發明人本人所有,單位不得剝奪或替換;
他人(包括單位)擅自刪除、替換發明人署名,或在非發明人未參與創造的情況下為其署名,均構成對署名權的侵犯,需承擔民事責任(如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行使邊界:
署名順序通常按發明人對發明創造的 “實質性貢獻程度” 確定,無約定時默認按貢獻大小排序;
僅負責組織管理、提供物質條件支持或輔助工作的人,不屬于發明人,無權主張署名權。
二、法定不可轉讓權利:獲得獎勵與報酬的權利(具有人身依附性的財產性權利)
《專利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人給予獎勵;專利實施后,需根據推廣應用范圍和經濟效益給予合理報酬。該權利雖包含財產性利益,但因依附于 “發明人” 身份,具有不可轉讓性。
不可轉讓的核心依據:
獎勵與報酬的權利主體是 “實際作出創造性貢獻的發明人”,身份專屬且不可替代,無法轉讓給非發明人(如同事、親屬等);
即使發明人離職、死亡,其繼承人僅能繼承已確定的報酬財產權益,但 “主張獎勵與報酬的權利本身” 仍不可轉讓,繼承人需以自身名義主張遺產范圍內的報酬,而非受讓該權利。
權利的具體體現(法定最低標準):
獎勵權:單位未約定時,發明專利獎金最低不少于 3000 元,實用新型 / 外觀設計專利最低不少于 1000 元,需在專利權公告后 3 個月內發放;
報酬權:
單位自行實施專利的,每年從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于 2%(發明 / 實用新型)或 0.2%(外觀設計)作為報酬;
許可他人實施專利的,從使用費中提取不低于 10% 給予發明人;
單位轉讓專利的,需從轉讓凈收入中提取不低于 20% 作為報酬(《職務發明條例草案(送審稿)》明確)。
三、延伸不可轉讓權利:相關程序性與身份性權利
除上述核心權利外,發明人基于身份享有的以下權利也具有不可轉讓性,本質是對署名權和獎勵報酬權的保障:
知情權:有權了解專利申請進展、專利實施情況(如許可、轉讓信息)及單位獲得的經濟效益,以便主張合理報酬;
意見參與權:單位申請專利時,發明人有權對申請文件提出意見;單位擬放棄專利權或停止專利申請時,需提前 1 個月通知發明人,發明人可協商受讓相關權利;
榮譽權:基于發明人身份獲得的榮譽(如專利證書副本、科技獎項、表彰等),屬于人身性榮譽,不可轉讓或贈與他人。
關鍵區分:不可轉讓權利 vs 可處分權利
需注意,發明人享有的 “優先受讓權”(單位轉讓專利權時,發明人可同等條件優先受讓)并非不可轉讓,但該權利是基于發明人身份的 “優先性權利”,而非核心人身權;而上述三類權利因與發明人的人身專屬性直接關聯,屬于法定不可轉讓權利,任何單位與發明人約定 “放棄署名權”“轉讓獎勵報酬權” 的條款均無效。
綜上,職務發明人的不可轉讓權利核心圍繞 “人身專屬性” 展開,署名權是人格權基礎,獎勵報酬權是依附于身份的法定財產權益,相關程序性權利是權利實現的保障,均不得通過任何形式轉讓給他人。
- 問: 請問,有外觀專利的產品 、相似度 、達到多少、 算侵權?
- 問: 專利年費多久不交就失效了?
- 問: 如果一個產品在沒有申請外觀專利之前已經廣泛使用是否構成侵權
- 問: 股東個人如何無償轉讓專利給公司?
- 問: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公開技術嗎?
- 問: 專利失效后可以重新再申請嗎?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同時申請,實用新型不繳費發明授權受影響嗎?
- 問: pct專利是什么意思?pct專利它一但申請了有怎好處,有條件嗎?
- 問: 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可以申請專利嗎?
- 問: 如何同時申請國內 國外專利如何申請
- 問: 在本人的指導下完成的開發,專利屬于公司還是個人?
- 問: APP專利申請可以嗎?
- 問: 我發明了一個東西,怎么申請專利,專利申請流程?
- 問: 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年費滯納金的產生及如何繳納?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續期嗎
- 問: 個人專利費用減緩證明有模板嗎
- 問: 一款產品在國內生產過,我們可以申請產品專利嗎
- 問: 專利信息在哪里查詢
- 問: 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需要在申請專利時就提出嗎?
- 問: 外觀專利申請,同一個構圖,不同顏色,是否不同顏色的都需要進行專利申請,不申請有無弊端,申請了有哪些好
- 問: 專利變更如何辦理?
- 問: 發明專利申請多久可以下證書?
- 問: 專利許可中的專利強制許可說的是什么?代表著什么意思?
- 問: 什么是發明專利?
- 問: 專利申請沒有通過怎么辦?
- 問: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需要多長時間能申請下來呢?
- 問: 什么是實用新型專利,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個人名義申請專利和公司名義申請專利有什么區別呢?
- 問: 專利申請中如何確定申請發明專利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專利獲取價值有哪些途徑?
- 問: 取得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是什么
- 問: 什么情況下需要委托專利代理機構來申請專利?
- 問: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對于圖片、模型需要注意什么?
- 問: 申請專利前需要進行檢索嗎?
- 問: 實用新型專利審查的重點在哪里?
- 問: 專利申請需要提供實物嗎?
- 問: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公開技術嗎?
- 問: 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必須是完整的嗎?
- 問: 專利合作開發中的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配問題如何解決?
- 問: 如何加強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意識?
- 問: 如何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 問: 如果一個產品在沒有申請外觀專利之前已經廣泛使用是否構成侵權
- 問: 發明專利申請多久可以下證書?
- 問: 專利申請的條件是什么?
- 問: 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的不同區別
- 問: 廣州市專利申請資助政策
- 問: 專利授權通知書發出后,申請人需在多長時間內辦理登記手續?
- 問: 人工智能申請專利要注意哪些
- 問: 專利申請沒有通過怎么辦?
- 問: 專利失效后可以重新再申請嗎?
- 問: 外觀設計專利與版權在保護外觀方面有何區別?
- 問: 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數額如何確定?通常有哪些支付方式?
- 問: 可以對專利進行改進后再申請新的專利嗎?
- 問: 是否是高科技才能申請專利呢?
- 問: 專利年費多久不交就失效了?
- 問: 什么是知識產權
- 問: 什么是實用新型專利,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 問: 自動化生產線的哪些智能控制可以申請專利?
- 問: 申請高新企業時,發明專利的數量要求是多少?
- 問: 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在無書面協議時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屬于哪一方?
訂單查詢實時監控


專業
全程可跟蹤
權威
高效
一對一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