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專利的查詢與檢索

發布時間: ? 
外觀專利的查詢與檢索

一、什么是外觀專利?

外觀設計專利是專利權的客體,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它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觀設計不是技術方案。中國《專利法》第二條中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可見,外觀設計專利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⑴是指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的設計;

⑵必須是對產品的外表所作的設計;

⑶必須富有美感;

⑷必須是適于工業上的應用

二、外觀專利查重嗎?

外觀專利查重嗎?

是的。國知局的審查員能檢索到世界范圍內的專利文獻和非專利文獻。專利文獻包括你所提到的美國專利。是通過將檢索的專利里面的關鍵詞翻譯成英文后對比找到相似專利,然后對比權書和說明書,找到最接近的對比文件。

外觀專利審查嗎?外觀專利的檢索方法_網站_查新報告_查重標準

三、外觀專利審查標準

我國量及授權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外觀設計專利質量水平較低,不少低劣的外觀設計魚目混珠于外觀設計專利之列。在許多廠家和申請者的心目中,并沒有創造自己獨特產品、獨特造型的概念,模仿現象很嚴重。有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創造性很低,只是由十分常見的圖案和形狀進行簡單的組合而成,這樣使范圍過大,妨礙了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申請授權的外觀設計專利中,屬于一般產品的外包裝和標貼的占了相當大的數量。在許多國家,這類標貼和包裝不能作為外觀設計進行保護,只有構成獨立產品的包裝物,才能作為一種產品的外觀設計保護。

在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審查時,認定一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與已有產品是否構成相同或者相近似,應以專業技術人員或者普通美術人員的眼光與水平為標 準,只有這樣,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授權條件。但是認定外觀設計是否侵權,被控侵權的外觀設計與具有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是否相同與相近似,應由公眾的眼光進行 判斷,防止不正當競爭,防抄襲、仿冒行為的發生,只有用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去判斷,才是客觀公正的,當然,并非說叫普通消費者去判斷每一件侵權是否存在,而 是將是否侵權的判斷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為標準。

對外觀設計專利是否侵權,應當將組成專利設計的各個外觀設計要素視為一個完整的對象,不應單獨審查外觀設計專利中的某個要素,應將被控侵權的外 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兩者的全部構成要素進行對比,特別是主要的要素(外觀設計改進部分)進行分析對比,綜合判斷,應當從整體視覺效果上進行比較,不能過 于注意局部的細微差別,更不能將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分割開來。同時,比較的重點應當是專利權人獨創的富于美感的主要設計部分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對應部分,看 是否抄襲、模仿了權利人的外觀設計的新穎獨創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既保護了技術創新,又保護了技術的推廣與進步。

四、外觀專利查新方法介紹

外觀專利查新方法介紹:

外觀設計專利查詢,可以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查詢窗口進行查詢:http://epub.sipo.gov.cn/gjcx.jsp。

專利查詢分為三個主要方面,分別是查詢步驟,查詢對比和專業查詢,而專業查詢又分為兩個方面,專業查詢具體流程和專利閱讀分析。

在查詢步驟上來說,我們要分析所要查詢專利的類型,找到正確查詢途徑。

在中國,專利類型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專利三種,我們只有確定大概查詢專利的類型,才能有效地進行查詢。我們可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公開的數據庫中進行一般查詢;當然,不太熟悉的話,也可以委托小盾知識產權法務顧問進行專業的查詢。已經有專利號/申請號的話,以直接在專利號/申請號一欄里輸入即可。

在專利查詢具體流程中,要選擇適合的專利數據庫。專利具有地域性,若創造發明者的技術或是技術延伸商品想要在某一個國家排除他人、使用、出售與制造等,那么就需要在該國申請專利保護同時為了不浪費時間和不同資料庫所使用語言與語法的不同而有所誤差,我們就需要選擇綜合性強、數據資料多的源文件庫。

專利查詢過程中有一個很基本的步驟便是擬定關鍵詞。其中擬定關鍵字方式有五項,分別為:

1. 基本關鍵字擬定(研究者)

2. 同義字擴充(研究者)

3. 上位用語擴充(專利工程師)

4. 公司名稱合并(IT工程師)

5. 時間與技術分類限縮(專利檢索人員)

專利查詢是一種手段和過程,檢索到資料之后的閱讀分析才是目的和重要之處。一旦上述查詢程序得以完成,我們便可利用專利檢索所得的結果,進行專利閱讀與分析工作。如果想申請專利,建議之前進行專利查詢,那樣,可以更好保護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