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友衛浴和全友家私是不是一家?看品牌傍商標的危害

全友家私和全友衛浴讓消費者搞不清楚究竟“全友”品牌是否是同一家的,那么究竟全友衛浴和全友家私是不是一家?我們來看看全友衛浴和全友家私的商標專有權之爭。
很多人看見全友衛浴就感覺是全友旗下的,其實不是,全友家居是四川做家具的,全友衛浴是做廣東佛山做陶瓷的,不同的經營業務,不同的兩家企業。曾引發這兩家同以“全友”作為字號的企業之間的多起糾紛。因“全友”商標及“quanyou”域名,“全友家私”與“全友衛浴”對簿公堂。
記者根據微博爆料的線索,來到位于佛山中國陶瓷總部基地的全友衛浴總部。記者在其展廳發現,該品牌以整體衛浴產品為主,包括淋浴、馬桶(馬桶裝修效果圖)、浴室柜(浴室柜裝修效果圖)、浴缸等產品類別。
記者故意向銷售員提起有類似品牌。該銷售員竟搶先問道:所指的不是四川全友家私品牌吧?看到記者錯愕的樣子,該銷售人員表示,全友衛浴跟全友家私沒有關系,兩家企業注冊的產品類別不同。“通過商標注冊查詢得知全友家私商標注冊的是家具類,我們注冊的是衛浴類產品。”
在記者追問下,銷售小姐承認全友衛浴和全友家居的logo在拼寫上確實很像,標志整體也是綠色為主。“但全友衛浴并不侵權,因為其在2005年就已注冊。那時全友家私還不是馳名商標,不受法律保護。”她表示,全友家私曾通過法律途徑和全友衛浴交涉,但結果是“我們的做法合情合理”。
記者以代理商身份,聯系了全友衛浴負責區域銷售的歐陽經理。對于記者擔心的品牌侵權問題,歐陽經理打包票“保證絕不會有問題”。他透露很多客商跟記者一樣,在談及代理時,第一件事就問全友衛浴是否有品牌侵權,他給予的回應都是不擔心全友家私“找麻煩”,“我們做了這么多年,全國代理商有千家,要告我們他們早就告了。”
談到興起,該經理還忍不住向記者吹噓:代理全友衛浴,其實沾了很多光。“全友家私做了這么多廣告,很多人一聽‘全友’,都說很熟悉,這無形為全友衛浴做了很多免費宣傳。”他還透露,很多客商跟其簽單,都是沖著“全友”兩個字來的。“消費者看重的就是‘全友’品牌,誰會在意后面跟著是‘家私’還是‘衛浴’。”歐陽經理如此說。
據介紹,全友家私創建于1986年,主要生產實木家具、床墊、沙發、軟床等系列產品,經過2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板式家具生產龍頭企業,其持有的“全友”商標曾多次被認定為家具商品上的馳名商標。
記者了解到,1999年5月,成都市全友家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與全友家私同為張友全),2002年該公司名稱變更為成都市全友家私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全友家私與成都市全友家私有限公司簽訂《吸收合并協議書》,約定全友家私吸收合并成都市全友家私有限公司,并承繼成都市全友家私有限公司的資產、債權和債務。
2011年7月,全友家私通過受讓獲得涉案商標即第1993755號“全友QUAN YOU”商標與第4123659號“QuanU全友”商標的專用權。兩件涉案商標分別由成都市全友家具有限公司與成都市全友家私有限公司于2001年10月與2004年6月提出注冊申請,并分別于2003年1月與2007年3月被核準注冊,均核定使用在第20類的家具等商品上。
據了解,全友衛浴成立于2009年8月,經營范圍為銷售衛生潔具、廚具、浴室設備等。2009年8月,全友衛浴獲得核定使用在沐浴設備等商品上的第4460324號“全友QUANUYOU”商標在2009年8月至2028年12月的獨占使用許可。2011年9月,全友衛浴與相關權利人開始辦理第4460324號“全友QUANUYOU”商標共同共有的手續,2012年6月上述手續辦理完畢。
2012年4月,因不滿全友衛浴使用“全友”標識及相關域名的行為,全友家私將全友衛浴訴至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全友衛浴與山東省東營市全友衛浴專賣店經營者劉志亮立即停止商標侵權行為,刊登聲明為全友家私消除影響;同時判令全友衛浴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并賠償全友家私經濟損失1億元。
在一審法院認定全友衛浴涉案被訴行為侵犯全友家私涉案商標的專用權,并對全友家私構成不正當競爭,據此判令全友衛浴與劉志亮停止侵權行為,全友衛浴賠償全友家私經濟損失1400萬元后,全友衛浴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全友家私的涉案商標經過多年使用和廣泛宣傳,已為相關公眾所熟知,在被控侵權行為發生時已構成馳名商標。而被控侵權標識摹仿了涉案商標,全友衛浴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被控侵權標識,足以使相關公眾認為被控侵權標識與涉案商標存在聯系,而減弱涉案商標的顯著性,不正當利用涉案商標的市場聲譽,損害涉案商標權利人的利益,侵犯了全友家私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
同時,全友衛浴在明知涉案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情形下,將“全友”作為字號進行企業名稱登記,實際生產、銷售衛浴產品時在產品、網站等上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標識,并使用與全友家私“綠色全友 溫馨世界”相近似的“世界衛浴 綠色全友”廣告語,主觀上具有攀附全友家私涉案商標聲譽的主觀意圖,客觀上易使相關公眾產生混淆或誤認,侵犯了全友家私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同時構成不正當競爭。
針對全友衛浴涉案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最高人民法院指出,一方面,考慮到全友家私的涉案商標在相關公眾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全友衛浴涉案商標侵權及不正當行為主觀故意明顯;另一方面,考慮全友家私并未實際生產衛浴產品亦未實際生產家具產品,全友家私并未因全友衛浴的侵權行為而減少市場份額或喪失市場機會,以及全友衛浴在衛浴產品領域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以及侵權獲利并非完全來源于涉案商標知名度等因素。綜上,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全友衛浴賠償全友家私經濟損失300萬元。
對于品牌遭“傍”后的維權,有企業表示萬分艱難。蒙娜麗莎衛浴的銷售總監萬杏波告訴記者,其在全國多個城市發現了同名衛浴商家,后與其中一家涉嫌侵權的商家打了將近十年官司,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結果。
而諾貝爾磁磚也曾拿起法律武器回擊“傍品牌”。其在市場上發現上海翰優衛浴有限公司產品涉嫌“抄襲”品牌后,諾貝爾磁磚根據《商標法》和《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中相關規定將之告上了法庭。法庭本已判上海翰優衛浴有限公司敗訴,但后者又以“簡體字注冊商標有異議”為由提出上訴,新一輪的結果尚未出來。
有行業專家提醒,品牌名稱相類似,并不能代表產品優勢。企業只有通過長期的積累,注重原創設計、完善服務、提高產品性價比,才能夠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根本上提升品牌和產品在市場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