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方言俚語商標注冊應該注意什么

目前由于商標資源越來越稀少,有很多企業或個人將商標品牌瞄準地方方言俚語上,由于地方方言的特殊性,現在對于商標審查員審查一個商標不光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熟悉各地方言方語!地方方言俚語商標注冊應該注意什么?
在商標審查過程中,一個商標申請“熊行行子”的待審商標引起了審查員的注意。該商標指定使用在第29類魚制食品; 水果蜜餞; 腌制蔬菜; 蛋; 牛奶制品; 加工過的堅果; 干食用菌; 豆腐制品; 熟肉罐頭; 肉;等商品上,申請人是16年提出的申請。
可能一般的讀者會認為,“熊行行子”四個字貌似既無直接含義,也無引申用法,屬于一般的文字商標。但審查員出于職業敏感,在查詢方言俚語參考資料后發現,“熊行行(háng)子”,是一句濟南地區民間非正式、方言化的俚語,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且順口易讀的頗具地方色彩的音譯詞語。具有地域性強,較生活化的特點,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場合。
“熊行行(háng)子”作為地方方言,飽含了現代人“吐槽”的含義,同時具有褒貶兩種使用色彩;但是日常使用中,常常用于日常口語中的善意調侃。有時也用于表達新鮮事物,或者用于表達對舊事物賦以新意的說法,具有對人或物懷有否定、瞧不起、不在乎、厭惡、鄙視等含義,屬于貶義詞匯,該文字作為商標用在指定商品上易產生不良影響。
又一則商標駁回的截圖,廣泛流傳在商標代理行業內。大家各種意見,各種表態。
從表達的語句都,都可以看出來,對商標局審查員的博學欽佩至至!
那么到底是什么商標被駁回了呢?燒甫在10類避孕套,非化學避孕用具,性愛娃娃,性玩具,子宮帽注冊商標。商標被駁回的理由是燒甫是廣東方言,意為做愛,作為商標使用易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不得作為商標使用。如下圖所示:
純文字商標“毛驢子”,從字面含義看就是指動物中的驢,但事實上在新疆等地方言中“毛驢子”通常是罵人的話,泛指牲口,不是人,這樣的詞匯申請注冊成商標顯然不太合適。
所以在現在商標審查過程中,審查員會根據自己的專業和了解判斷地方方言俚語是否是褒義還是貶義。如果方言文字是屬于褒義的詞匯,按照商標審查標準是可以正常審查的。例如:“粵盞鬼”商標,“盞鬼”是廣東方言,指事物十分有趣、過癮、可愛。由于該文字屬于褒義詞匯,在沒有在先權利的前提下,可予以核準。反之,像上述“熊行行子”,“燒甫”這類方言貶義詞匯,極易導致公眾的誤解誤用,產生不良社會影響,是會被駁回的。
此外,申請方言文字商標,除了要注意方言文字自身的含義以外,還應考慮是否具有顯著性。例如,第21037882號“渾不吝”商標,該文字是北京方言,有“全不怕”之意。雖然“渾不吝”本身不具有貶義色彩,但由于該詞匯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如果用作商標,則不具備商標應有的區分作用,因此該商標因缺乏顯著特征被予以駁回。
小盾知識產權(www.ezeql.com)建議,申請人不要一味追求方言俚語的獨創和個性,而不考慮相關社會影響和顯著特征,造成不僅損失資金,更損失了寶貴注冊時間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