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企業知識產權貫標數量排名全國第一!小盾知識產權網

從廣州市知識產權局獲悉,截至2017年底,廣州市通過知識產權貫標認證的企業數量達1188家,排名全國城市第一。
知識產權貫標,即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是企業普及知識產權文化、改良創新土壤、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廣州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貫標認證后,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幾乎都會躍上一個新臺階,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能力明顯提升。
據該負責人介紹,廣州市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在貫標前后,公司專利實施率從不足30%提升至60%,專利產品銷售額占比從50%提升至80%;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在2016年通過貫標后,近三年創造專利125件,其中發明專利69件。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廣州市通過貫標認證的1188家企業,平均發明專利申請量為2.8件,比全市企業平均水平(1.8件)高出56%,其中,249家企業貫標后發明專利申請實現零的突破,93家企業2017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實現倍增;此外,廣州市黃埔區、天河區、番禺區的貫標企業數量排名全市前三強,這基本與廣州市各區企業的專利創造數量相匹配,也與各區的GDP發展大體一致。
據悉,為提高企業及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開展貫標工作積極性,廣州在專利工作專項資金中設立貫標后補助項目,對通過貫標的企業及其輔導機構給予資金補助。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計補助貫標企業1602萬元人民幣,補助服務機構789萬元人民幣。
“十三五”期間,廣州將持續支持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貫標,全面推進企業貫標,適時啟動事業單位貫標,重點推動市屬國企和高新技術企業貫標,力爭到2020年,全市通過知識產權貫標的企業達1600家。
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正式組建
知識產權工作離不開政策支撐。過去一年,廣州市發布了《廣州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廣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管理辦法》、《廣州市重大經濟和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實施方案》等多個政策文件,大大推動了廣州市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
作為全市各十三五規劃中唯一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規劃,《廣州市知識產權十三五規劃》全面規劃十三五期間廣州市知識產權發展路線圖,并由市人大監督實施。在此基礎上,廣州同步實施《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方案》、《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市屬國有企業專利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知識產權工作重點,爭取十三五末將廣州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強市和具有集聚、引領、輻射作用的知識產權樞紐城市。
就在兩周前,廣州市政府正式組建了廣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由政府財政資金為引導,吸納產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社會資金和其他相關基金加入,多家機構共同組建成立有限合伙制運營基金。運營基金用于專利組合運營為主的市場短期運營方面,重點投向廣州市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與高端制造、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重點領域。
運營基金中財政引導資金初期由中央財政出資4000萬元,廣州市財政出資4000萬元,廣州開發區、南沙開發區財政各出資2000萬元,共12000萬元。運營基金規模按照財政引導資金1:5以上的比例放大,帶動社會資本投入。
專利行政執法工作名列前茅
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僅是激勵創新的重要保障,也是一個城市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核心要件。
目前,廣州正在加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出臺《專利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試行辦法》,建立和完善信用評價制度,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守法氛圍。根據市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專利行政執法辦案2483件,同比增長53%。廣州在2017年的全國專利行政執法績效考核中位列第一位。
為支持創新主體開展專利保護,廣州在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近兩年,廣州在專利工作專項資金中專門設立了專利保護類項目,用于專利維權、維權服務、規范化市場培育及會展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兩年共投入1700萬元。
為促進廣州從傳統商都向“互聯網商都”轉型,加強電商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其中一項重要職能就是處理電商領域專利侵權糾紛。“通過建立專門的維權中心,能夠實現在規定的短時間內,對電商營銷是否構成專利侵權出具判定意見、對是否構成侵權行為進行認定,體現互聯網時代的高效和快捷。”其負責人介紹。而互聯網+時代,跨地域合作顯得尤為重要,2017年廣州主辦了“知識產權城市論壇”,聯合全國19個副省級城市和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簽署了《電商領域知識產權聯合執法宣言》。
2017年9月,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設立,該中心是全國首個省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落戶廣州開發區,將為廣州企業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快速審查、快速維權、協同保護、復審無效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服務支撐。
2018年:全力推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
2018年,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將緊緊圍繞國家、省、市決策部署,推動《廣州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行動計劃(2017—2020)》和《廣州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貫徹落實,打造全球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和樞紐城市,把知識產權打造成廣州最叫得響的品牌,為廣州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提供基本保障和有力支撐。
廣州市知識產權局局長鄧佑滿介紹,日前《廣州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行動計劃(2017—2020年)》已經市委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將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全力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一是深化戰略引領,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部署,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二是堅持市場導向,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加快“放管服”改革,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三是強化系統集成。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知識產權法院等政策資源優勢。四是堅持統籌兼顧。統籌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加強開放式創新,促進創新資源開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