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要求軟件企業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發布時間: ? 
國家要求軟件企業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2016年4月11日,為了宣傳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倡導軟件企業正版的“綠書軟件2016”在北京啟動。本次行動與“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相互對應,從這里就能知道政府為了推動軟件正版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決心。  

軟件企業在經過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變得非常龐大,但是,在軟件行業盜版還是存在非常多的盜版行為,這主要是因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還沒有有效形成。特別是作為國家以互聯網戰略為基石的今天,對于軟件企業的創意和創新盜版的威脅十分巨大。

為什么說盜版行為威脅巨大?

1.因為盜版會打擊軟件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積極性

如果大家都使用盜版軟件的話,那么軟件的開發環境和開發質量就得不到提升。那么在中國走向國際化市場的今天是嚴重束縛企業的創造性的,帶來極大隱患。

2.使用正版軟件的企業相對不公平

如果這個風氣形成,那么誰還買正版。還有就是使用未授權盜版軟件的企業和個人發生重大系統故障的次數多了200%以上;發生故障導致停工的致命系統故障的次數多了125%左右。對于個人和企業來說,企業受盜版的危害因數要大的多。

3.軟件盜版的法律風險成本非常高  

根據中國知識產權法以及中國著作權法,條文明確規定企業要及時推進軟件的正版化建設,避免盜版。國家版權局、證監會在內的國家九部門更是聯合發出《關于印發<關于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規定證監會有督促上市公司及時披露涉及盜版軟件的涉訴事項或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等相關信息的職責,違規的企業將會按規定遭受懲處。  

還有,軟件盜版所引發的知識產權訴訟,盜版企業必須支付由此帶來的高昂成本。目前在中國企業經常會收到微軟發出的律師信,針對使用微軟盜版產品提出的法律訴訟,這些訴訟這造成了企業的不小的經濟損失,更造成了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消耗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發展機會更破壞了企業的良好名聲。  

4.安全性無法保證。  

由于開發軟件的難易度,致使很多軟件都不具備十分的安全,他們經常被攻破,復制出源代碼帶有大量的惡意代碼或者病毒加入其中。當個人或企業下載之后,那么病毒和惡意代碼便會大行其道。導致電腦植入病毒,企業和個人大量的珍貴的資料被轉走,被清除或導致整個內部局域網的癱瘓。導致個人和企業生產效率的大幅度降低。所以使用正版的能保障業務的正常有序的進行,并安全高效的運行,除了故障7*24小時的售后服務。

 

小盾知識產權網(www.ezeql.com)總結:信息化已經在中國充當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軟件則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石,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制定,組織,實施,使用正版軟件的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里面的重要一環,是中國企業進行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企業將無形的知識產權資產列入資產管理之中,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更多的知識產權問題:知識產權問題